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 — 再议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
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 — 再议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

2024-04-15      来源:新能源汽车网     编辑:刘爽      浏览量: 5017

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好戏连台。年初,比亚迪宣布秦PLUS荣耀版上市,起售价7.98万元,相比2023款全系车型都降价2万元,此举不仅推动各大新能源品牌纷纷调整价格,更促使传统汽车企业提前拉开降价序幕以应对新能源汽车的挑战,带动2024年1季度全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6.4%和10.6%,实现一季度开门红。

3月28日,小米召开首款新能源汽车SU7上市发布会,4月3日开始正式交付。其靓丽的外形、先进的配置、具有吸引力的价格,在24小时内收到的订单就达到了88,898辆。其他车企在短时间内纷纷推出新车型或调整价格予以应对。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,就掀起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个高潮。

市场火热,而一些质疑之声也被提出,并不断放大。首当其冲的就是小米SU7的充电线束的材料被指出采用了与传统铜线束不同的材料。对此,小米也积极给予了回应,在《小米SU7答网友问(第八集)》中提到“目前绝大部分主机厂的充电线束等都采用铝导体方案,小米SU7也是。铝导体在导体性能、安全性能上和铜导体是一样的,只是导电率不同,但可通过截面积的不同实现相同载流能力。”

笔者非常赞同小米汽车对于质疑不回避,快速做出全面客观的回复。相信这将有益于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提升。

从小米汽车的回复中,我们可以看到SU7中只是充电线束采用了非铜材料,而全车其他线束依然采用了传统的铜线束。众所周知,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,连接车上的各个组件,负责相关电力与电信号的传输,被誉为“汽车神经”。一辆现代化的汽车中,线束的长度可以达到5km;特斯拉通过优化域控制,减少控制器和缩短CAM总线,将Model S的线束缩短至3km;再通过迁移更多的软件到高算力模块实现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将Model 3的线束长度缩短到1.5km。此举有效减轻了整车线束的总量,而同时其整车线束出于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考虑,依旧使用铜线束。

与其他线束材料比较,铜的导电率更高,可以在相同载流能力的情况下采用更小的截面积。从全车线束布置的角度看,有利于充分利用车内空间。且更小的截面积在线束布置要求转弯时需要的空间更小,安装的牢固程度与可靠度更高,还便于整车生产流水线上的安装。因此,现阶段各大主机厂在整车线束领域基本都采用铜线束。

在新能源汽车的高电压线束中,不论是电池与驱动电机的连接,电池内部的连接,还是电控系统与电池/电机之间的连接,现阶段都是采用铜线束。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铜材料具有更好的导电率;材料的韧性更好,不易氧化,使用寿命更长;此外,铜线束与接口铜材料连接更可靠,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等优点。

在充电线束的设计与材料选择过程中,一方面需要更仔细的考虑线束安装的可靠性,采用有效的措施避免在震动或长时间使用后发生连接松动与腐蚀;同时对于材料的氧化、大电流时的散热等潜在问题做出更多的冗余设计,以提升安全性与可靠性。出于安全可靠性的考虑,大众汽车等企业继续采用铜线束作为其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线束。

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领域,而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。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来实现突破。另一方面,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石,新能源汽车的每一项创新必需以安全性为基础,脚踏实地的不断前进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技术、市场、与产业的持续发展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